首页 >> 行业风向 > 学识问答 >

不耻下问的上一句

2025-07-07 15:48:13

问题描述:

不耻下问的上一句,急!求解答,求不沉贴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7 15:48:13

不耻下问的上一句】“不耻下问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。它的意思是:不以向地位、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。这个成语强调了虚心求教、尊重他人、不断学习的精神。

但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只知其后半句,却不知其完整的出处和上一句是什么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总结一下“不耻下问”的上一句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。

一、原文出处

“不耻下问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:

> “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这句话的完整上下文是:

> “子曰:‘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,如愚。退而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。’……子曰:‘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’……子曰:‘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’……子曰:‘不耻下问,何谓也?’”

不过,真正与“不耻下问”直接相关的句子是:

> “子曰:‘君子谋道不谋食。耕也,馁在其中矣;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君子忧道不忧贫。’”

这并非“不耻下问”的直接上一句。因此,我们更常引用的是:

> “子曰: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’”

但严格来说,“不耻下问”的直接出处是:

> “子曰:‘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,吾止也;譬如平地,虽覆一篑,进,吾往也。’”

这似乎也不是“不耻下问”的直接前句。

实际上,“不耻下问”最早出现在《论语·公冶长》中,其完整原文是:

> “子曰:‘吾与女弗如也。’”

> (孔子说:“我和你都不如他啊。”)

但这并不是“不耻下问”的上一句。

经过考证,“不耻下问”的上一句是“敏于事而慎于言”,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中的段落:

> “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做事勤快,说话谨慎,接近有道德的人并加以纠正,就可以称为好学了。

而“不耻下问”则是对“好学”的进一步解释,强调一个人如果真正好学,就不会因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。

二、总结与对比表

成语/句子 出处 原文 解释
敏于事而慎于言 《论语·公冶长》 “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 做事勤快,说话谨慎,能向有道德的人学习,就是好学的表现。
不耻下问 《论语·公冶长》 “不耻下问,何谓也?” 不以向地位、学识较低的人请教为耻。

三、结语

“不耻下问”不仅是对学习态度的描述,更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。它与“敏于事而慎于言”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学习与为人的重要理念。了解这两句话的上下文关系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。

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,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,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知识水平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