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须弥芥子诗句是什么】“须弥芥子”这一词语源自佛教典故,常用于表达一种哲学上的宏大与微小之间的辩证关系。在诗词中,“须弥芥子”常被用来比喻事物虽小却蕴含大道理,或指心胸宽广、包容万物的境界。
一、
“须弥芥子”最早出自《华严经》中的“须弥纳芥子,芥子藏须弥”,意思是说,巨大的须弥山可以被容纳于一粒小小的芥子之中,而一粒芥子也可以包含整个须弥山。这体现了佛教中“大小无碍”的思想,强调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包容与统一。
在诗歌中,“须弥芥子”常被用作一种象征性的表达,寓意心灵的广大、智慧的深邃,或对世界的一种超然认知。虽然没有特定的“须弥芥子诗句”作为固定名句,但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借用这一意象,以表达哲理或抒发情感。
二、相关诗句示例(含出处)
诗句 | 出处 | 释义 |
“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。” | 《华严经》 | 表达宇宙间大小相容的哲理,体现佛教思想。 |
“芥子中藏世界,毫端上现山河。” | 禅宗语录 | 强调微观与宏观的统一,体现禅宗悟道之境。 |
“须弥不碍芥子,芥子不碍须弥。” | 佛家偈语 | 表示万物之间并无对立,互不阻碍。 |
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” | 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 | 虽非直接使用“须弥芥子”,但含义相近,强调微小中见大。 |
三、结语
“须弥芥子”并非某一首诗的标题或固定诗句,而是佛教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的概念,常被诗人借用以表达对宇宙、人生和心灵的深刻思考。它提醒我们: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,也可能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与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