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描写牡丹的古诗名句】在中国古典诗词中,牡丹因其艳丽华贵、国色天香而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。自唐代起,牡丹便成为诗人笔下的常见意象,常被用来象征富贵、美丽与高雅。以下是一些描写牡丹的经典古诗名句,结合其出处和作者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牡丹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,如“花中之王”、“国色天香”等。它不仅代表了自然之美,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历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牡丹的姿态、香气与神韵,使这一花卉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从白居易的“惆怅阶前红牡丹,晚来唯有两枝残”,到刘禹锡的“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一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,再到李商隐的“锦楼翠幕,金炉香暖,争宠争妍”,无不体现出牡丹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。
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美,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、情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。
二、经典诗句汇总表
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简要赏析 |
“惆怅阶前红牡丹,晚来唯有两枝残。” | 《惜牡丹花》 | 白居易 | 表达对牡丹凋零的惋惜之情,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 |
“一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 | 《赏牡丹》 | 刘禹锡 | 赞美牡丹为国色天香,盛开时令京城为之倾倒。 |
“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一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 | 《赏牡丹》 | 刘禹锡 | 以对比手法突出牡丹的高贵气质,展现其独特魅力。 |
“绿艳闲且静,红衣浅复深。花心愁欲断,春色岂知心。” | 《牡丹》 | 李商隐 | 描写牡丹的色彩与姿态,借花抒情,表达内心情感。 |
“疑是洛神波上袜,不胜罗绮满身香。” | 《咏牡丹》 | 欧阳修 | 将牡丹比作洛神,突出其超凡脱俗之美。 |
“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。” | 《牡丹》 | 韩愈 | 强调洛阳是牡丹生长的绝佳之地,赞美其独特地位。 |
“天香夜染衣,国色朝酣酒。” | 《咏牡丹》 | 陆龟蒙 | 用“天香”、“国色”形容牡丹的高贵与芬芳。 |
“牡丹花,牡丹花,黄金蕊绽红霞。开时似有仙人笑,落时犹带美人纱。” | 《牡丹》 | 佚名 | 以拟人手法描绘牡丹的盛开与凋落,充满诗意。 |
三、结语
牡丹不仅是植物界的瑰宝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审美符号。历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,将牡丹的形态、神韵与象征意义融入诗篇之中。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学的宝库,也为后人提供了欣赏牡丹之美的经典文本。无论是“国色天香”的赞美,还是“花落人亡”的感伤,都让牡丹在诗词中绽放出永恒的魅力。